湖南博物院-聚宝之盆——新疆文物珍品展: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融汇之地特殊的地理优势和气候环境使得新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晚清民族英雄、湖南人左宗棠率部收复新疆他盛赞新疆:“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
活动时间:2025.1.21—2025.6.1
展厅位置:湖南博物院一楼特展二厅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逢法定节假日顺延、延长开放服务以院方通告为准)
咨询热线:0731—84415833/84475933
预约方式:
1. 关注“湖南博物院”微信公众号,依次点击【参观服务】——【门票预约】,点击【湖南博物院参观预约入口】预约门票。
2. 打开支付宝,搜索“湖南博物院”小程序,依次点击【票务预订】——【湖南博物院参观预约入口】预约门票。
门票价格:
全价票:50元/人
优惠票:25元/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在校学生、60周岁—65周岁(不含65周岁)、低保户凭有效证件享受优惠价格)
免票群体:14周岁(含14周岁)以下儿童、65周岁(含65周岁)以上老人、残障人士、军队离退休干部、现役退役军人(含应急救援人员)、现役军人家属和“三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凭有效证件实行免票。
展品简介:
1,三角纹栽绒毯: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长58厘米,宽48厘米。鄯善县洋海墓地出土,吐鲁番博物馆藏。
2,虎形圆金牌: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直径5.6厘米,重15.1克。乌鲁木齐南山矿区阿拉沟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3,对虎纹金箔带: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长26厘米、宽3.5厘米,重27.75克。乌鲁木齐南山矿区阿拉沟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4,黄地小联珠团花锦:唐(公元618年—907年)长19厘米、宽19厘米。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11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5,锦枕:汉至晋(公元前202年—420年)通长32厘米、宽15.2厘米、厚6.5厘米。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6,“世毋极锦宜二亲传子孙”锦手套:东汉(公元25年—220年)长34厘米、宽16厘米。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7,人首牛头陶水注:唐(公元618年—907年)高19.5厘米。和田约特干遗址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8,氾德达轻车都尉告身:唐(公元618年—907年)长130厘米、宽29厘米。吐鲁番阿斯塔那100号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9,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唐(公元618年—907年)长28.5厘米、宽18.5厘米。1975年焉耆县七个星千佛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10,彩绘木棺:汉至晋(公元前206年—420年)长201厘米、宽50-59厘米、通高42.8厘米。1998年若羌县楼兰故城以北墓葬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11,徐树钧书刘锦棠祭文拓片:中华民国(1912—1949)纵220厘米,横98厘米。湖南博物院藏。
苍穹之下,新疆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耀古烁今,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族人民血脉相连,命运与共;
天山脚下,广袤而神秘的古道承载着连绵不绝的驼铃悠悠,一代又一代文明使者在天山下的走廊来来往往,传承着文明的火种;
葡萄架下,勤劳勇敢的新疆各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里创造了无数瑰宝,琳琅满目,不胜枚举。
亲爱的朋友,请您再走近些,请在湖南博物院,让历史与艺术,同您对话。